0530-4691299

您当前的位置:单县一中 > 党建之窗 > 学习园地

扛起教书匠精神的大旗
发布时间:2020/12/7 8:54:54      点击次数:877      文章作者:

工匠精神、.jpg

社会上人们常常将教师这个职业称为“教书匠”,说实话,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听到这种称呼我就感到莫名的不舒服,总觉得在说我们混饭吃。凡是称呼,大都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现代汉语词典》对“教书匠”一词的释义是“指教师(含轻蔑义)”,此解释印证了我曾经的感受。

但是,在举国上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今天,我对“教书匠”这个称呼,不仅没有了丝毫的自卑,反而日益感到温暖、亲切。因为,人们习惯于一致把教师比作“园丁”,园丁不是工匠吗?工匠精神自然也是教书匠精神。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人梦想一夜暴富,一举成名,不愿意脚踏实地,更喜欢投机取巧,甚至,言必讲待遇,行必寻捷径。世俗、泛滥的成功学把当前这个时代引向浮躁和功利。相较于社会其他行业,我们教书匠纵有千般不是,但其中的绝大多数坚守三尺讲台,恒敬职业操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朴朴素素,踏踏实实,正是这些教书匠用不屈的脊梁支撑着我们的教育千秋大业在负重前行。从这一角度来审视,我们教育工作者完全没有必要为教书匠这个称呼而自卑,相反,应该为此而自豪。

曾几何时,“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的口号充斥整个教育界,我认为这是严重的思想误导。一些一线教师不再专注于课堂教学,不再务实于常规工作;热衷于脱离实际搞一些空洞无物的理论研究,执迷于七拼八凑写一些无病呻吟的理论文章。久而久之,不仅耽误了学生的学业,而且荒废了自身的专业成长。殊不知,常规教学是获得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而要搞好常规教学,必须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和业务能力为基础,我们必须承认,常规教学的优质高效和所有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深深植根于教书匠精神。反观我们当前的教育现状,教书匠精神严重缺失,所有教师尤其是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必须早日回到教书匠这一角色中来,用一颗匠心来对待我们的孩子,对待我们的职业,唯此,我们的教育才会拥有充满希望的未来。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号召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并对三种精神进行了明确的概括。何为工匠精神?习近平同志概括为四个词——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我认为,执着专注体现的是态度,精益求精体现的是过程,一丝不苟体现的是思想,追求卓越体现的是信仰;四者之中,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最核心要素,因为,只有过程才能保障质量。

精益求精.jpg

精神是抽象的,落实却是具体的。作为工匠中的教书匠,我们应该怎样自觉地把工匠精神迁移到、发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来,尤其是教学常规中来?常规教学一般分为三个环节,课前、课上和课后,在这三个环节,如何做到精益求精呢?

课前要充分研究和备课。备课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生课堂学习的认知前提和情感前提,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预测学生的认知障碍,科学设计课堂作业,备好所需教具学具,选择教学手段、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测评、可达成。在普及信息化教学的今天,我们更要认真撰写教案,教案是备课成果的书面呈现,是我们的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不仅仅可以指导我们的教学流程,而且是我们课后反思的依据,更是促进我们的教学技艺精益求精的阶梯。

课上要注重引导和落实。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课型、学情的不同,运用适宜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课堂教学的导入简洁、高效,能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情境。要着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最忌讳的是“满堂灌”。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要两眼只盯着部分优秀学生,借助“小先生制”和教师个别指导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要着重引导学生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加强思维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落实的关键在于加强反馈矫正教学环节,“双基”教学力争让学生做到“堂堂清”、“节节清”、“单元清”。引导的功效在于教师,落实的主角最终是学生,课上的一切活动都要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智慧在交流中碰撞,能力在互动中提升,而一切有效的交流与互动,都要依靠教师精益求精的匠心独运。

课后要及时反思和总结。要定期对课程资源开发、教案设计、上课、作业教学、考试、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等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明确方向,在不断实践与反思中,明确和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坚持写教育教学日志是反思和总结的有效手段,教学日志具有小、快、灵的特点,完全没必要面面俱到地叙述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触及一点,不及其余,以求以小见大之实效。譬如,可以写总体的感觉与体会,力求新颖有意义;可以写局部的做法与经验,力求独到有价值;可以写教学过程的困惑与思考,力求解决有妙招;可以写教学预设的缺憾与教训,力求改进有警示;可以写课堂生成的智慧与评价,力求发扬有提炼。教学日志,贵在从细微处入手,在点滴细节上反思,从反思的功效来说,来得更加实际,更加深刻。

红旗.jpg

“国学大师”“国宝级学者”“北大唯一终身教授”季羡林先生,生前曾自称“只是一个教书匠,至多再加一个写家”。卓越如先生者,尚自称教书匠,我们又有什么可自卑的呢?在工匠精神成为时代精神的今天,我们理应自觉、自豪地扛起教书匠精神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