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7日
第A4-A5版:专版

育人初心穿南北 铸国栋梁贯东西

——单县第一中学改革发展纪实

党员先锋集体备课

教研活动-备课组长例会

艺术课堂-篆刻课程

西校区的腾飞雕塑

2021年7月26日,单县一中男子排球队获全国中学生排球比赛季军,市委书记张新文来校慰问

在单县一中校长王腾香(左一)、校党委书记时培亮(右一)陪同下,单县县委书记耿振华(左二)视察单县一中

单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魏传永(左一)在单县一中视察

在2021年第九届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排球比赛中,单县一中男排荣获亚军

校园生活-唱红歌比赛

德育活动-十八岁成人礼许愿

学生乐队

南校区俯瞰图

东校区一角

有这样一所县城中学,与共和国一起成长,栉风沐雨七十载,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丹心拥朝晖,躬身育栋梁,培养出各种社会主义建设者十几万人,其中许多人成为各自所在领域的领军人物。这就是单县第一中学。

单县一中创建于1951年,其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与共和国的脚步合拍共进。在其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深厚的光荣传统,创造了一个县城中学的教育“传奇”。现在,学校由最初占地只有八十多亩的一个校区发展成为拥有四个校区和一个附属初中的教育集团,成为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质量的不断跃升,人民群众渴望获得优质教育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一中人精诚团结、锐意改革,积极探索适合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坚定不移地走“规范加特色”的路子,毫不动摇地践行“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办学理念,全体教师爱岗奉献,具有优秀的职业道德、忘我的工作精神,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在教学中不断创新,科学备考,精心筹划。经过全体一中人的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大的突破,目前学校教育教学成绩全市领先,在省内外赢得了声誉。

党建引领 提供组织保障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学校党建工作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细了就是凝聚力,抓强了就是战斗力。党建引领,就是要让学校党组织成为凝聚党员教师的“主心骨”,让党员干部教师成为促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领头羊”,让全体师生激发内驱力,共学习齐进步同发展。

为此,学校领导班子重视自身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规范集体决策程序,用规章制度来规范决策,防控风险,党政领导互相沟通,互相提醒,团结清廉,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充分发挥班子在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领导职能作用。加强意识形态、统战和群团工作。打造党建展室、党建文化长廊、党建书屋、支部活动室等党建阵地。借助“灯塔—党建在线”、“学习强国”平台进行系统学习,努力营造“红心向党”氛围,努力做好党委及党员进社区“双报到”活动。切实保障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运行。进一步加强对我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单县一中报、QQ群、微信群等舆论阵地的领导、管理,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录制学科主任专题片、《我爱你,中国》MV、学校宣传片等,优化校园文化,凝聚师生力量。重视政治建设和思政教育工作。学校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落实,充分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党课、团课、升国旗、师生座谈会、“红心向党,铸魂育人”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师生红色文体活动等,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和校园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强化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师生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奉献精神,为完成规划目标任务树好标杆、打好基础。

文化立校 做好传承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有品位的学校,在幽雅的校园、漂亮的建筑之外,是掩不住的丰厚文化底蕴。

在学校发展中,特别是文化建设上,始终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经典性、时代性与体验性兼顾,建设集养成、公益、书香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校园文化。

挖掘传统要义,丰富文化内涵。建校以来,学校在发展中秉持爱国、奉献和拼搏精神,不断践行“明理、博学、创新、奉献”的校训,大力弘扬“文明、团结、奋发、求是”的校风,“严谨、扎实、彰德、益智”的教风和“主动、合作、求实、创优”的学风,深入挖掘和弘扬单县“善文化”,贯彻“以人为本、依法以德治校”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逐渐形成了“规范加特色”的办学特色。

与时俱进,让学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60年校庆时,学校总结从筚路蓝缕到桃李天下的一甲子办学历程和厚重积淀,将学校精神风貌提炼升华为当代一中精神——“扎实苦干,乐于奉献,勇于创新,追求卓越”。这四大精神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中人塑造高素质人才的基本标准,也是一中人高标准要求自己的人生理想追求。现在,学校在充分挖掘、整理和总结一中精神和文化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一中讲坛”,开展好书分享、图书漂流、读书交流、经典诵读等活动;加强学校景观文化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建成校史馆、优秀毕业生陈列室等。让一中精神真正成为学校的灵魂和精髓,成为学校在任何环境下得以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激励全校员工为自己、学校、教育的美好目标积极奋进。

创新机制 激发管理活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所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七秩风雨中推动学校前进的动力是持续的改革创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法宝还是改革创新。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一是深化管理机制改革,优化调整职能部门设置,强化行政、教学、学生、后勤等部门的统筹协调职能,明晰部门岗位职责权限边界,推动建立部门协调、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机制,消除原有校区交叉、重叠、分散的状态,进一步提高校区建设的契合度。理顺集团职能部门与校区关系,改变现有命令与接受、布置与执行的单向关系,注重部门与校区之间的沟通、协商、共进,侧重发挥职能部门的业务协调、指导、督促等功能和校区的业务执行、反馈和建议职权,增强部门与校区的工作互动。优化集团、校区两级经费分配办法,扩大校区自主理财权,增大对教学一线的投入;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高办事效率,扩大校区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教师评价、绩效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增强校区的办学积极性和能动性,为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提供强力支撑。

根据教育改革需要,结合学校新时期发展实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发展章程,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的规划、章程、机制,突出章程在推进重要改革和重大项目建设中的基础性和根本性作用。完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方案,注重考核“重要指标、重点突破、重大贡献”。优化考核指标,根据各校区实际强化个性化考核设定,引导校区更加聚焦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使教育教学资源更加集中,并发挥功效,形成学校不断攀升、迈上新高的浓厚氛围。将职能部门考核与校区相关领域工作绩效相挂钩,推动“优岗优酬”,加大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挂钩的力度,协同推进学校事业发展。

二是深化用人制度改革,以用人方式体现管理方式,以选人之风、干部作风彰显校风、学风的原则,重一线教师,重工作实绩。大力提携有韧劲、肯吃苦、能钻研、求上进的年轻同志,促其早日成才,独当一面;全面尊重老同志,让老同志为学校再添光彩。特别强调学校的本质工作是教书育人,任何岗位的人员只要有登讲台的素质和条件,都要上讲台,都要在教育的第一线冲锋陷阵。领导干部身先士卒,走在教学管理的第一线,让管理者有话可说、有话能说;让普通老师心服口服、心悦诚服。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勇当表率,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将党的关怀送到百姓家;主动担课,关心师生的生活、学习,作风民主,学校工作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氛围。

成立了英才、干部教师发展、高考、德育、教学、中考、艺体七大研究院,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精湛业务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队伍,大兴科研强校之风 。

德高业精 抓好教师队伍

学校教育,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也是学校办学条件的第一资源。要打造一流的学校,就要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教学水平。因此,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敢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紧跟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大势,加快教师教学方式从单打独斗向结构化、团队化分工协作转型,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名师,建立以高端人才引领、存量师资激活、新生力量增效、兼职教师添色的师资队伍新格局。

一是改革教师评价办法,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严把选聘考核晋升的思想政治素质关。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师德建设月活动,评选“十大师德标兵”,选树师德典型,引导教师做“四有”好老师。二是实施分类管理,按照教学研究型、教学管理型分类实施专任教师职称评聘、岗位考核,完善“能上能下”的岗位聘任机制,促进人岗相适、人尽其才。三是实施培优工程,推进“名师”培育工程。每年各选拔一定数量具有杰出人才潜力的培养对象,给予专项经费,培育名师,建立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四是完善绩效激励,修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将部门分配与工作业绩、质量挂钩、个人分配与岗位绩效挂钩,形成薪酬“能高能低”分配机制,优化教师职称评定办法,让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五是厚培师德师风,坚持把政治标准和师德师风放在首位,把师德建设融入教师聘用、考核、培养全过程,实行“一票否决制”,设立“教书育人”标兵专项奖,建立教师“教书育人”的激励机制。

近年来,学校大力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招聘应届研究生、双一流学校及省重点师范院校学生来充实师资力量。目前,我校共有教师753人,其中有273人获硕士学位,学历达标率100%。学校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实施青蓝工程,举行青年教师拜师活动,以老带新,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独当一面,五年成为教学骨干,八年成为名师名家”的要求,督促青年教师的成长。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通过专家讲座等形式将优秀的思想和方法带进学校;通过组织外出学习,让老师走出去开阔视野,提升境界。另外,坚持每周每科的讲评课制度,开展教坛新秀评选、举办骨干教师教学艺术论坛等等,以赛促教,提高了老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申报工作,近年来共申报国家、省、市级课题七十多项,多位老师的课题获奖;300多名教师被评为全国和省市县级优秀教师、劳动模范和优秀班主任,340多名教师被评为省市县级教学能手、青年骨干教师,600多人次在各类赛课中获奖;多名老师到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学习交流,多个学科承担了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

立德树人 提升德育质量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创新德育体系,强化“身心双健、五育并举、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向,培育明理、博学、创新、奉献的精神特质。

学校坚持开展德育活动,用德育激发学习动力,做到德育工作日常化、系列化、课程化。以常规管理为基础,抓好学校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开展一日德育10项活动,让德育融入学生每日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校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主题教育和体验式教育相结合,大力推广“体验式德育教育”,开设体验式德育课程,积极探索“体验式德育教育”的新途径。如开展了“三不六要”行为规范教育,通过巡查提醒、警告、惩罚等方式,使“三不六要”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自觉习惯;开展“严控手机进校园”专题教育活动,减轻手机对青少年的毒害;开展“珍惜生命 不闯红灯”交通安全专题教育,倡导文明出行。

学校关注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完善了学校贫困生救助制度,建立贫困生档案;国家助学金评选公开、公平;积极协调各种社会资源,救助困难学生;关心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树立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心态等。

严格学籍管理,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成长轨迹:结合新的综合评价系统,记录影响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大型活动、典型事件等,探索以实践活动促进德育发展的新思路。

将“家校共建”落到实处,促进学校发展。成立了各年级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大型活动,推进家长义工试点工作;建立了班级家长微信群和学校家长委员会微信群,通过新媒体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吸纳家长的创新建议;探究家庭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通过与家长的座谈交流,探索家庭教育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将学校与家庭教育无缝对接,促学校发展,促学生成才。

立足课堂 推动教学改革

课堂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向40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展与名校、优质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经验和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探索。

首先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和落实,强化对教师工作的过程管理,在抓细抓实上下功夫。对教师的教案、课前预习案、课堂教学案的编写、备课、上课以及作业批改情况等各个教学环节每天检查,实行定期及不定期的考核,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改革作业教学,实行分层作业。年级每4周组织一次常规工作检查,教务处每学期组织两次常规工作考核,组织学生对本班所有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两次评议活动,并对考核、评议的结果以简报的形式及时通报全校,反馈给各位老师,督促大家及时改进自己的工作。

学校注重教师对高考新动向的关注,对教育改革方向的把握,注重教师对新课程、新高考的研究。多次召开理论培训会,印发了学习材料,安排多位骨干教师开设校级观摩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组织开展了“异课同构”、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多种教学研讨活动,举办了“问题链设计”比赛活动,重在以有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将老师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分年级、分学科举办了专题研讨会,规划新课程、分析新课标、迎接新高考,整合调整旧教材;让老师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调整课堂结构,从而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案,明确教学方向,提升了教学水平。

全面发展 张扬个性特长

高品质的学校文化,必须是有情怀的文化。为每位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培养有个性特长的学生,一直是学校的办学理念。“适合的教育”要适于学生个性,合乎青年成长规律,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教育,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教育,要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校特色体育项目成绩突出。学校男排在全国中学生排球队伍中小有名气。近几年来,单县一中排球队在山东省排球锦标赛等省级赛事中连续获得十几个冠军,获得山东省第24届运动会排球冠军,展现出优秀的排球素养和扎实的竞技功底。市委书记张新文先后三次亲临单县一中,查看一中男排的训练情况。2021年7月,在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主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排球比赛(中学组)”中,单县一中男排代表山东队勇夺第三名,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贺信嘉奖。单县一中足球发展,亦呈现良好态势,获2020年菏泽市第三届“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高中女子组冠军、2021年山东省足协足球比赛U16、U17女子组两个第三名。

美术教育别具特色,剪纸、篆刻、素描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专业美术班为热爱美术的学生开辟一条通往艺术殿堂的道路;音乐特色班让有音乐爱好和特长的学生放飞艺术的梦想。“教育是根植于爱的,幸福是基于美的。无论结果,还是过程;无论于心,还是于表;无论于人,还是于己。美,都是人们终极的追求,宛若渴望幸福一般。”单县一中为每一位学生打开了一扇发现美的窗户,为每一位热爱艺术的学生开辟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七十年来,学校用发展的思想引领人,创新的平台培养人,给每一位教师提供一个展示人生价值的舞台。近十几年来,学校高考升学连年在全市领先,十多万毕业学子遍布华夏大地、五洲四海。近三年,有五百多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十几名同学考入空军飞行院校,本科升学人数年年超过两千人。他们从这里迈进高校的大门,开始了成为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将军、作家、运动健将的逐梦之旅。

学校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先后荣获菏泽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菏泽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市级荣誉40多项,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省级荣誉30多项,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等国家级荣誉7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绩代表过去,未来任重道远。今天,单县一中正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深化改革创新,以一校四区的集团化教育模式为基准,进一步优化办学环境,打造一流教育教学团队,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朝着建设全省一流、全国知名、有底蕴、有风格、有特色的名校迈进。 文/图 通讯员 赵 峰 赵慧源 郭建强 记者 王富刚

(本版照片为资料片)

2021-12-27 ——单县第一中学改革发展纪实 1 1 菏泽日报 content_57772.html 1 育人初心穿南北 铸国栋梁贯东西 /enpproper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