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4691299

您当前的位置:单县一中 > 校史展厅 > 校史长廊

1961—1971单县一中建校年度记事
发布时间:2018/12/6 16:04:56      点击次数:5261

1962年


贯彻烟台会议精神 2月,学习贯彻1961年在烟台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主,减少非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师生入党 3月28日,教师刘玉和学生黄启祥、黄洪杰入党。

贯彻知识分子政策 4月,学习周总理在二届三次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结合学习周总理的《论知识分子问题》的讲话,进一步明确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绝大多数是属于劳动人民的,不是属于资产阶级的。广大教师为之精神振奋,心情舒畅。

充实调整人员 8月,教导处副主任、团委书记张诚忠考取山东师范学院。石兴典调任校团委书记。朱绪堂、谢孔宾、吴承业、朱启莹、鲁学易、吕克、周振清、裴允文、刘学斌、王体州、杨明藏来校任教。杨绪东、郭桂兰来校为临时工,后转正。

年度招生情况 8月,招收高中4个班176人,初中2个班100人。

自己动手安电照明 8月,教师朱思源带领部分留校学生,为学校用电进行线路和设备安装。这是学校第一次用电照明。

精简职工 8月,贯彻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调整教育事业和精简教职工的报告》,职工田厚兴、陈学信等3人响应号召回乡务农。

十周年校庆 9月3日,召开建校十周年庆祝会,石兴典主持会议,副校长李声一讲话,教师代表谢孔宾、付春江和学生代表在会上分别发了言。

悼念教师 9月23日,语文教师朱寿山病故,师生冒雨前往吊唁。

进行战备动员 是年,蒋介石集团叫嚣窜犯大陆。学校响应国家号召,校领导给全校师生做战备动员报告。

下乡调查 是年,农村户口学生由国家供应粮改为自带口粮。学校组织教职工奔赴乡村,逐个调查学生家庭情况,以确定自带粮及补助粮数量。


1963年


参加全县教育会议 1月30日,教职工参加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听取了县委副书记张玉颜所做的《关于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的传达报告》和县长王运堂《关于1962年教育工作的总结》的报告。

先进人物受表彰 2月,李声一、刘庆武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参加全县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受到表彰。

贯彻《中小学工作条例》 3月,教职工学习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中共中央《关于讨论试行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和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单县一中作为“小宝塔”规划内的学校,先行贯彻执行《条例》,落实好中央指示精神。

开展学雷锋活动 3月,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师生积极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学雷锋做好事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进行阶级教育 4月,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观看电影《槐树庄》。

学习邢燕子 6月,毕业班同学响应上级号召向邢燕子学习。学校召开回乡知识青年报告会,原高中四级毕业回乡学生段树莲、刘有礼、李献河在会上汇报了各自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干一年的先进事迹。

校舍倒塌伤及考生 7月6日晚,因学生宿舍一土坯墙倒塌,砸死一名成武县考生。学校引以为戒,对学生宿舍进行改造翻修。

年度招生及升学情况 7月,招收高中4个班176人,初中2个班108人。高中五级4个毕业班学生129人,其中升入高校108人。学校六十年代初期的骄人成绩已见端倪。

新调入教师 7月,王保业、赵承凯、王念蔼、谢秀贞、黄启正到单县一中工作。

省厅领导来校视导评价高 8月,山东省教育厅陈岱处长带领省教研室各科教研员来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历时10天。对教育、教学、后勤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各科教学进行听课、评估、指导,给学校工作以很高评价。检查组回去后,陈处长的女儿崔亦军转入单县一中高一(4)班就读。

调整工资 10月,国家给部分教职工调整了工资,增资面占教职工总人数的20%。

深入进行阶级教育 10月,对学生进一步开展阶级教育活动。学习毛泽东主席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听“三老”讲家史、村史、革命斗争史。先后请老红军张富英讲长征等革命斗争史;请终兴公社高楼的烈属、老贫农裴大娘讲家史;召开忆苦思甜大会,学生王玉花等在会上讲家史,进行新旧社会对比;看阶级教育展览及有关电影、戏剧;回乡访贫问苦,开展农村阶级斗争调查。

学校经验在《山东教育》上刊出 11月,《山东教育》杂志编发了单县一中工作经验专辑。

迎新年大联欢 12月底,学校为迎接新年,活跃师生文化生活,组织开展了多种文娱活动,有灯谜、钓鱼、射箭、套圈等。

任命干部 是年,李明昆调任学校教导处副主任,刘庆武任团委书记。

教师入党 是年,数学教师李德祯入党。

创办校刊 是年,毛主席向全党提出了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了接班人的“五项条件”,学校团委和教导处联合创办了校刊《接班人》,主编为吕克、刘庆武。校刊在配合学校政治思想工作和教学工作,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4年


继续进行阶级教育 2月,继续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组织观看电影《刘介梅》。

学《讲话》搞教改 2月,教职工学习毛主席关于教育工作的《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根据毛主席讲话精神,学校在贯彻中提出,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教课要采取启发式,反对满堂灌;要注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引导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和生活。

掀起学习《毛著》热潮 7月,学校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要求“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建立学习小组,写学习笔记,交流学习心得,办学习园地和黑板报。

开设外语课 7月,初中全部开设英语课,高中除八级三班、四班开设俄语课外,其他各班均开设英语课。

新调入教师 7月,张月体、张金乡等到单县一中工作。

年度招生及升学情况 8月,招收高中4个班184人;初中2个班100人。初中毕业2个班约100人,其中升入高一级学校76人;高中毕业4个班186人,其中升入高等院校135人。较高的升学率使学校名声大振,在全区产生了较大影响。


1965年


教职工参加“四清”运动 2月,教职工参加面上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四清”原为清工分、清帐目、清财物、清仓库,后演变为清政治、清思想、清组织、清经济)。学习中央《二十三条》等文件,谈自己的思想和问题,揭发别人的问题。

学《毛著》用《毛著》 3月,师生进一步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涌现出许多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

加强三方面教育 春,学校加强了阶级教育、形势教育、战备教育。对地主、富农、资本家出身的学生,执行有成份论,不唯成份论,重在政治表现的政策。

两学生被评为县优秀共青团员 6月,学生李育才、郭可云被评为县优秀共青团员。

学习董加耕 7月,高中七级三班学生苏克勤、李现福学习董加耕,放弃高考,立志回乡务农。

年度招生及升学情况 7月,招收高中4个班184人;初中2个班100人。高中七级毕业4个班176人,其中升入高等院校154人,学校教学质量已靠近省重点中学目标。

抽教师搞“社教” 9月,菏泽专署文教局抽调教师陈彦、吴承业、吕克参加“四清”工作队,赴郓城县搞“四清”。吴承业、吕克被评为“五好”工作队员,吕克出席郓城县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奖励。

县派入“四清”工作人员 9月,县给一中派来两名“四清”工作人员,帮助开展“四清”,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贯彻 “七·三”指示 10月,学习贯彻毛主席的“七·三”指示,采取少而精、启发式教学,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关注学生身体健康。

开展“三学” 10月,师生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学人民解放军、学大庆、学大寨,发扬革命精神,促进思想革命化。

选送优秀生去省干校深造 11月15日,高中八级一班张传法、八级二班董德峰被选送入山东省行政干部学校学习。

学习王杰 11月,开展向王杰同志学习的活动。

批判《海瑞罢官》 11月,师生学习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开始对《海瑞罢官》的批判。

韩启湘被评为省劳模 是年,韩启湘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

干部任命 是年,任命教师刘玉为教导处副主任。

学校教师在《人民教育》发表文章 是年,张中、谢秀贞撰写的《调查研究改进教学》一文发表在《人民教育》杂志上。

准备申报省级重点中学 是年,师资队伍经过几年的选拔、锤炼,思想稳定,工作认真,教育教学水平在全区居于前列,地区教研室经常派人来校听课,总结教学经验向全区推广。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准备申报省级重点中学。


1966年


再掀学习毛主席著作高潮 1月,师生学习《红旗》杂志发表的元旦社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强调突出政治。政治挂帅,就是毛泽东思想挂帅,抓阶级斗争,抓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促进人的思想革命化。师生再次掀起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高潮。

一批师生入党 3月,在师生中发展一批党员,其中有教师赵承凯;学生有(据部分校友回忆)许培杰、徐学法、许培先、时玉秀、王继英、朱德金、刘德振、张玉兰、陈庆豹、王培超、卢景兰、王守梅、郭全贵、郑其绪、李文章、李桂兰、张爱华、崔亦军、李育才、张玉田、郭桂真、刘桂兰、 刘桂荣、单衍柳、胡遵秀、张爱美等。 

召开学《毛著》经验交流会 3月,学校和班级分别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经验交流会。

批判“三家村” 3月,批判《三家村札记》、《燕山夜话》。

学习焦裕禄 春,开展“学习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活动,师生以焦裕禄为榜样,对照自己找差距,写日记,写心得体会,努力促进思想革命化。

《数学通报》刊发学校文章 春,张中撰写的《关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一文刊登在《数学通报》第二期上。

学习《纪要》 4月,师生学习中共中央批转《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纪要》错误否定建国后17年的文艺工作,师生受到严重的错误影响。

学习《五·七》指示 5月,学习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在师生中造成消极影响。

学习《“五·一六”通知》 5月,师生学习《中共中央通知》(即“五·一六”通知),结合学习有关批判“三家村”和《二月提纲》的文章。学校组织召开了向所谓资产阶级黑线开火的大批判会。学校开始出现混乱,许多教师不能正常讲课。

“文革”开始,学校混乱 6月初,《人民日报》发表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开始全面发动文化大革命。不久,学生纷纷起来造反,贴大字报,揪斗教师中所谓“右派”、“黑帮”、“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资产阶级孝子贤孙”、“反革命”。前后共揪斗教师20多人,并在语文教研组挖出了所谓的“三家村”,斗争手段步步升级。教学秩序被打乱,学校形成混乱局面,行政领导机构和党团组织无法履行职责。

进驻“文革”工作组 6月18日,县委决定向学校派驻“文革”工作组,工作组进校后,坚持以《人民日报》指导的方向引导学生,努力维持教学秩序。

一炊事员死亡 6月,工作组与一名炊事员谈话,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第二天一早被约谈的炊事员自杀。

高考取消 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1966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高等学校招生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展开,高考取消。是年应届高、初中毕业生继续留校闹革命。

学习宣传《十六条》 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学校成立红卫兵组织——“单县一中红卫兵总部”,广泛宣传《十六条》,开展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揪当权派,批斗教师,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破“四旧”立“四新” 8月,红卫兵高呼“造反有理”、“向旧世界宣战”的口号,大破所谓“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大立所谓“四新”(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将学校图书、报纸、部分档案、教师办公室书籍等毁坏殆尽的同时,又走上街头,走向社会,刷标语、撒传单、贴大字报,搞集会、演讲、宣传,和其他学校的红卫兵一起,掀起“横扫”、“炮轰”、“打倒”、“砸烂”的狂潮,无政府主义之风越刮越猛。

成立文革“筹委会” 8月,学校成立教师刘玉为主任,教师刁建华、学生许培杰为副主任的文化革命“筹委会”,在工作组指导下主持学校工作。

“文革”工作组撤出学校 8月,根据中共中央精神,驻校工作组停止工作,检查待命,随后撤出学校。

批斗教师 8月,红卫兵高唱“造反有理”等语录歌,开批判会、声讨会,继续批斗被打成“黑帮”和“走资派”的教师和领导干部。

赴京接受“检阅” 11月10日,根据县委通知,学校师生选出约77名教职工、学生红卫兵代表,其中教职员7名:刘玉、张盛居、张月体、孟福堂、刁建华、赵承凯、王体洲,学生红卫兵许培杰、徐学法、李育才、郭可云等约70名,由县委统一组织带队去北京,26日与全国各地的250多万红卫兵一起,接受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第八次“检阅”。

成立各种红卫兵组织 11月,学校各种红卫兵组织继续成立,有学生成立的“单县红旗联络站”、“单县革命造反总指挥部”(后成为“革命到底”造反总部)、“红旗革命造反战斗队”(不久,该组织被砸烂),部分教职员成立了“星火燎原”战斗队等。同时,许多师生相继奔赴各地进行“革命大串连”。

学校红卫兵活动转向社会 12月,学校红卫兵的活动由学校转向机关,斗争矛头直指县委、县人委,并且由几人、几十人的小型红卫兵组织逐渐联合为较大的组织。
召开“万人大会” 12月下旬,学校红卫兵组织与其他学校红卫兵组织联合在单县文化馆广场召开“万人大会”,批判工作组。之后,又将县委领导、中学校长、工作组长游街示众。
学习“红宝书” 是年,《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出版发行,时称“红宝书”。学校师生迅速掀起学习“红宝书”的热潮。


1967年


开展“夺权”运动 1月26日,继上海“一月风暴”夺权之后,单县一中“单县革命造反总指挥部”和全县其他造反组织一起夺了中共单县县委、单县人民委员会的权,不久,单县一中一名学生任单县县革委会副主任。

“复课”受阻 2月,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外出串连的师生要返校“复课闹革命”,由于学生各派斗争不止,学校领导、教师不时受到冲击,学校未能复课。

单县一中“革委会”成立 3月,单县一中“革命委员会”成立,一名教师任主任,学校其他原领导一律“靠边站”。

批斗逮捕教师 4月,三名教师被错误批斗,其中一名教师遭错误逮捕,后被释放。

“反逆流”引发大动乱 5月,在外地所谓“反逆流”的影响下,学校贴出一张署名“鲁人”的大字报,进而引发了全县的“反逆流”运动。部分学生成立了“革命造反团”,部分教职员成立了“咏梅战斗队”、“鏖战急战斗队”等三个组织。纷纷张贴大标语、大字报,派性斗争日趋激烈。

批判“前17年教育路线” 7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打倒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总后台》的文章,全面否定建国17年来的教育工作,学校师生对建国后17年教育路线进行错误批判。

参与成立“红指” 9月,一中部分学生红卫兵参与成立“单县红卫兵造反指挥部”(简称“红指”)。

“军宣队”进校 9月,解放军6057部队到单县开展“三支”、“两军”,部队派人进驻学校进行“支左”和“军管、军训”。

再次“复课” 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领导小组发出《关于大、中、小学复课闹革命的通知》。“军宣队”动员学生复课。但并未真正复课,而是“复阶级斗争之课、复毛泽东思想之课、复文化大革命之课”,在学校搞“三忠于”、“四无限”、“早请示”、“晚汇报”,唱语录歌,背“语录”,绣毛主席像,跳“忠”字舞等活动。

学《毛著》斗私批修 10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斗私批修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根本方针》。学校教师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毛主席视察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时的谈话记录,联系实际,斗私批修,正确对待干部、正确对 待群众,促进革命的大联合。

被批斗教师在校劳改 是年,学校的所谓“走资派”、“黑帮”被勒令在学校菜园劳动改造,成熟的蔬菜由两名教师去城里叫卖。

第二次成立单县一中“革委会” 是年,第二次建立“三结合”的“单县一中革命委员会”,一名学生任主任,两名教师和另一名学生任副主任。


1968年


一名学生任县革委副主任 2月,新的单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单县一中一名学生任县革委副主任。

搞“清理阶级队伍” 4月,学校按上级要求“清理阶级队伍”,对文革以来的“专政对象”进行审查、批斗,有的教师被集中到县强制劳动改造,个别教师被逼逃跑。

“复课”、“大联合” 夏,军宣队带领师生深入批判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引导各派红卫兵大联合和复课闹革命,对学校所谓“走资派”、“黑帮”展开又一轮批斗,红卫兵各派、各班级学生纷纷揪斗“专政对象”。

恢复招生 秋,学校恢复招生。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招收高中4个班(十一级)170多人,初中2个班(十四级)120多人。 

“工宣队”进校 9月,工宣队进驻学校领导“斗、批、改”。在“清理阶级队伍”中,组织人员进行内查外调,不久,又有一名教师被打成“反革命分子”,派性斗争愈演愈烈,批斗“专政对象”手段升级,更加残酷,有的被关押,有的被打伤。

调出大部分教师 11月,大部分教师被派往单县部分公社中小学任教,个别教职员到单县化肥厂等单位工作。学校留6名教师和接受审查的“专政对象”,开展“斗、批、改”。

部分教师回原籍 11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山东省嘉祥县小学教师侯振民、王庆余的信(简称“侯王建议”),不久,部分外籍教师陆续调回原籍。

参加“反复旧” 12月,部分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反复旧”运动。

停办单县一中 12月,高、初中老三届学生离校,回农村接受再教育。当年招收的高、初中新生被分到全县其他学校学习。单县一中被停办。

集中斗私批修 12月,教育系统的干部在县政府招待所集中斗私批修,留守学校和所谓“有问题”的部分教师参加。


1969年


红卫兵参与武斗 春,在江青“文攻武卫”口号煽动下,全县派性斗争激烈,武斗时有发生,一中部分学生红卫兵参与其中。

斗、批、改 5月,为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解决山东问题的“批示”、“十条”,单县一中被调往本县农村中小学的教师返校继续搞斗、批、改。1968年底的那次调动作废,不入个人履历表。


1970年


观看“样板戏” 1月,学校教职工观看和学唱《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革命样板戏

批判王效禹 5月,部分教师自制批判原山东省革委会主任王效禹的诗配画图片,到附近田间、场院张挂宣传。

开展“一打三反”运动 7月,学校教职员集中在单县师范,后转到单县二中参加“一打三反”运动,即打击反革命,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历时三个月。运动要求先斗私批修,人人过关,然后人人参战,掀起大检举、大揭发、大批判、大清查的高潮,为追查所谓历史问题,又一次伤害了部分教师。

单县一中被砍掉 11月,在“砸烂资产阶级小宝塔”的口号下,单县一中与单县师范合并,筹办“五·七”红校。大部分教师被调离。


1971年


筹建“五·七”红校 年初,单县县革委派王玉运、李德新负责筹办“五·七”红校。“五·七”红校建成 4月,在原单县一中、单县师范的基础上创建了“单县五·七红校”,校长王世银。

“五·七”红校招生及停办 4月,“五·七”红校推荐招收的学员入校,5月7日举行开学典礼。其中师范班分为政文、数学、理化、艺体4个班;2个卫生班;1个水利班;1个京剧班;是年底,师范班按中专毕业生分配了工作;卫生班归入单县卫校;水利班由县水利局安排;京剧班成立了单县京剧团。翌年春,又招收4个师范班(政文、数学、理化、艺体),到年底就按中专毕业生分配了工作。“五·七”红校前后两年共招收学员近500人,之后,“五·七”红校按上级要求停办。

清查 “五·一六”分子 5月,县清查所谓“五·一六”反革命分子,原单县一中个别教师又受到打击伤害。

您感兴趣的文章
上一条:1971—1981单县一中建校年度记事
下一条:1951—1961单县一中建校年度记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