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4691299

您当前的位置:单县一中 > 校史展厅 > 校史长廊

1951—1961单县一中建校年度记事
发布时间:2018/12/6 16:09:45      点击次数:11037

1951年


筹建单县中学 1月,平原省文教厅派宋健吾、马德升、齐林青三人到单县筹建平原省立单县中学。政府出资在县城南征地92亩(含无偿拨付义地40亩)。时校址沟壑纵横、杂草丛生、坟冢累累、瓦砾遍地。筹建人员挖地窨、搭窝棚,支地锅安顿下来,接着着手设计图纸,筹备施工。一方面动员迁坟,一方面准备建筑材料,动员附近村20多户农户,建窑烧砖瓦,去平原省省会新乡市购置水泥、杉木,招募建筑队,开工建设。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艰苦工作,建成约100间平房校舍,提前完成了建校任务。

李子虔到单县中学任职 10月,平原省立菏泽中学教导主任李子虔放弃去省文联工作的机会,调任平原省立单县中学副校长,主持工作,其爱人葛菁茹同时调来任文印员。后宋健吾任总务处主任,其堂侄宋修理为校通讯员,李从森任会计。

与单县师范合建党支部 年底,因学校中共党员少,与平原省立单县师范合建一个中共党支部,单县师范校长王成斋任党支部书记,李子虔任宣传委员。


1952年


县师训班在单县中学开办 3月,县师训班招收的3个师资短训班学员150名(多系高小毕业或初中文化程度),借用单县中学教室办班。这部分学员7月份毕业,分配任小学教师。

配备学校管理人员 5月,王运侠、韩启湘从单县师范速师班提前毕业分配到单县中学工作。王运侠任联合党支部生活委员。

李声一调任校教导处主任 5月,李声一从平原省立菏泽中学调入省立单县中学任教导处主任。韩启湘协助其做教导、教务工作,王运侠协助宋健吾做后勤管理工作。

开展“三反”运动  5月,李子虔去北京治病。其间,在“三反”运动中,总务处一名负责人被打成“大老虎”,后经审查,建校时在春节期间曾给建筑工头送去12元的礼物,不符合开支规定,遂撤销了处分。之后,该总务处负责人因病疗养,王运侠主持后勤工作。其间,因建校时砖瓦窑主之间的矛盾,告发参与建校的一名同志受贿,先立案审查,后被开除。

配备教职工  5—8月,平原省文教厅从阳谷中学和平原省新乡师范学院培训班给单县中学调入一批教师。他们有张中、赵益业、张发骏、郭海腾、马益山、李德祯、王琳、朱华山、董学田、韩承亮、陈德合、李从森、李螯峰、袁丕绍等人。原县师训班教师杨峰、许杰、孙愚溪、冷茂典也于此时调入单县中学。之后,又陆续调来胡子裕、韩光启、齐宪义、张仁山、李子卓、宋育南、李承迁、孙运波、祝栋、孙继孟、李世英等教师,朱寿山被招收入校工作。韩光薛、张秀英(临时人员)为校医。职工有张立芳、王兆斌、许守经、王成和、时维轩、宋修理、王福雨、陈学信等。

首次招生 6月,筹备招收第一届初中生,实招7个班335人,后合并为6个班。9月3日开学,生源来自单县和成武县、金乡县、丰县、沛县、铜山县、砀山县等地。

确定校庆纪念日 9月3日,既是单县中学首次开学授业之日,又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周年纪念日,于是将该日定为学校建校纪念日。

首发校徽 9月,师生首次配戴校徽,教师的校徽为红底白字,学生的校徽为白底红字。

首次工改 10月,教职工待遇由薪粮制改为以“工资分”计发工资。调整后,教职工工资增加15.5%。

实行公费医疗 10月,教职工享受国家工作人员公费医疗待遇。

选配群团组织负责人 是年,王运侠任学校第一届青年团总支书记。初中一级四班学生邱庆文任学校第一届学生会主席。杨峰、张中先后任校工会主席。


1953年


第二届联合党支部成立 春,联合党支部换届,第二届联合党支部成立,王成斋任党支部书记,李子虔任宣传委员,王运侠任生活委员,是年元月入党的韩启湘任青年委员。学校党小组党员有:李子虔、王运侠、韩启湘、宋修理、王兆宾、王福雨、时维轩等。

学习教育理论 7月,组织教职员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冈察洛夫《教育学》,推行“五步教学法”,采用“五级分”记分制,贯彻“五项教学原则”,学校出现了学习教育理论、改进教学方法的热潮。

秋季招生 秋,招收初中4个班224人。

贯彻“三好”指示 9月,学习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的“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指示。

学习总路线 12月,组织师生学习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学校更名 是年,平原省撤销,平原省立单县中学更名为“山东省单县第一中学”。

配备教师 是年,新调入教师孙玉环、王颖、侯延卿、李绍叶、刘长民、杨松年、葛金华、许万杰、曹一、王丕勋、张映北等人,李玉森为校医。

劳动建校 是年,学校购买560多个筐、300条杠子,发动师生劳动建校,主要是清坟头,锄杂草,填沟修路,平操场等。

教学为中心 是年,根据上级关于“教学工作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的指示,学校严格教学制度,开展教研活动,认真执行招生制度、学生成绩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还有计划地开展文娱体育活动。

推行《体育锻炼标准》 是年,推行国家公布的《体育锻炼标准》,学校依据《标准》安排体育活动。

治疗皮肤病 是年,学生中发生疥疮,由开始的20多人迅速扩展到101人,学校全力以赴,积极采取措施给学生治疗。


1954年


学习吴运铎 3月,组织学生阅读《把一切献给党》一书,向全国特级劳动模范吴运铎学习。

学习徐建春 7月,开展向回乡知识青年徐建春学习活动,做有理想、有志气的知识青年。

秋季招生 秋,招收初中6个班300人。

实行“劳卫制”9月,执行国家体委、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发出的“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

调入新教师 是年,新调来教师满保明、姬少圃、曾宪超、李文鼎、孙子来、任希贵、黄美华等人,贾遵周被招收入校工作。

学生参军 是年,初中一级21名学生、初中二级2名学生、初中三级3名学生分别被选送到人民解放军海军、陆军、炮兵学校深造。


1955年


唐香亭任一中校长 3月,唐香亭调任单县一中校长。李子虔调任山东省曹县一中校长,不久,又调任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

增设劳动课 4月,遵照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党组《关于初中和高小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和宣传教育工作的报告》,学校增设劳动课,每周两节,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劳动 。

参加“肃反”运动 7月,学校教职工集中参加“肃反”运动,重点审查了有历史问题嫌疑的教师,绝大部分经审查后返校工作,有一名教师被判刑劳动改造。

开展所谓“反胡风”运动 秋,组织教职工学习“反胡风”的有关文章。一名教师被打成“胡风分子”,后调出。

工资改为“货币制” 9月,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和改行货币工资制命令》,学校教职工的待遇由“工资分”制改为货币工资制,教师待遇提高15%左右。评定工资时,职员王颖、侯延卿主动将增资名额让给其他教师,受到表扬。

学习《中学生守则》 9月,组织师生学习教育部颁发的《中学生守则》。

执行计划供应粮政策 10月,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师生吃粮计划供应,教师每人每月31斤,学生每人每月36斤,粗、细粮按一定比例搭配。

单县一中首届党支部成立 是年,中共单县一中党支部成立,唐香亭任党支部书记。

新调入教师 是年,陈先绅、高奇、孟子皿等调入单县一中任教。


1956年


工资改革 3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按照新的工资标准,重新评定级别,教职工的工资又有提高。

执行知识分子政策 3月,学习周恩来总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再次工改 春,遵照国家规定,进行工资改革,改革后实行全国统一的等级工资制,单县执行6类地区工资标准,教职工工资平均增长30%以上。

执行新《校历》 4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校历》,实行秋季始业,一年分两学期,自8月1日至次年1月31日为第一学期,从次年2月1日至7月31日为第二学期。全年实际上课34周。第一学期定于9月1日开学。学校予以执行。

实行校长负责制 6月,中宣部提出“学校一定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不久,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始设高中部 8月,开始办高中,招收2个高中班101人,招收初中4个班216人。学校被定为菏泽地区重点完全中学。

调整管理人员 9月,张中、孟子皿任教导处副主任,韩启湘先后任人事秘书、教导处副主任,王运侠任总务处副主任,宋育南任工会主席。杨松年、刘玉、乔文彬和工人田厚兴、韩德启、田厚印等到单县一中工作。

始建团委 9月,始建校青年团委员会,张诚忠任专职团委书记。

采用文科新教材 9月,采用统编新教材,语文分设文学课和现代汉语课。

重视个性特长发展 是年,根据上级关于“中学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指示,学生思想活跃,文体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自1955年以后,学生在课间普遍跳集体舞。班会、学校和班内文娱晚会开得比较成功,还经常进行校内外体育比赛等。

消灭臭虫 是年,开展消灭臭虫的爱国卫生活动,在大水池内将学生的床具全部蒸烫一遍,基本消灭了臭虫。

治疗皮肤病 是年,学生中又发现了疥疮,波及许多班级。学校及时进行隔离,同时,用火烤、硫磺水洗等方法进行治疗。


1957年


贯彻教育方针 3月,学习毛泽东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重要指示,学校增设政治课,初中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对毕业班学生升学就业方面的教育。

青年团更名 6月,根据团中央统一要求,学校团组织改“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为“共产主义青年团”。

招生及升学情况 7月,招收高中2个班93人,初中4个班208人。初中三级毕业生293人,其中升入高中、师范133人。

新调入教师 秋,田景韩、孔宪存、姜喜山、韩守珍、刁建华、朱思源、赵宇飞、王广元等调入单县一中任教。

帮助党组织整风 9月,教职工帮助学校党组织整风,开始“大鸣大放”和张贴大字报。

曾鸣和任党支部书记、校长 是年,曾鸣和调任中共单县县委委员、单县一中专职党支部书记,唐香亭任党支部副书记。半年后,唐香亭调单县师范代理校长,曾鸣和任单县一中校长。

总结经验 是年,学校认真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主要有: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常规管理;教师在业务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张中撰写的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总结,在县召开的教学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交流。


1958年


保证劳动课 2月,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教学计划,学校坚持各年级每周安排两节劳动课。

开展“安全运动” 5月,在学生中错误开展“安全运动”,历时一个月。同学之间相互揭发,对家庭有历史问题或有落后言论的同学进行批斗。在高中一级挖出一个所谓的反动组织“爱民党”,致使许多学生蒙冤,10名学生被开除学籍,73名学生有的被开除团籍,有的留校察看或记大过处分,还有一部分学生被划入外围组织。其中,高中一级一班受处分的17人,4名学生被开除;高中一级二班受处分的15人,2名学生被开除;高中二级一班22人受处分,2名学生被开除;高中二级二班9人受处分。初中四级2名学生被开除,其他年级10人受处分。在学生中开展的这种安全运动,搅乱了学生思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了安定团结的局面。

开展除“四害”活动 5月,师生参加除“四害”活动,即以消灭老鼠、麻雀、蚊子、苍蝇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学生敲锣打鼓在麦田里驱赶麻雀。

掀起“大跃进”热潮 6月,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教育。受“左”的思想影响,学校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大跃进热潮,人人制定红专规划,班班提出跃进指标。决心书、挑战书比比皆是,评比台、擂台赛热火朝天,人人争当思想、学习、劳动的促进派。同时,在学生中还大搞体育“四红”活动。

开展勤工俭学 6月,开展勤工俭学和技术革新。组织部分师生去枣庄拉煤;高中二级二班学生到砀山运粮;成立缝纫组、木工组、学农组、工业组,办农场、石灰厂、养羊场,建起一座水泥窑,生产号称“400#”水泥,学生轮流手工抟制水泥球坯子。后去李半庄刨运地瓜,自己动手制作粉条。将部分校地分给各班耕种,学生深翻深刨,20个教学班的班长在学校植物园种小麦高产田。炊事班张立芳研制了切菜机,省力省时,受到好评。木工黄仲勋改进木工作业。教师自制教具,王广元老师设计了自动打铃机。一名高中学生还设计了小麦收割机草图。

年度招生及升学情况 7月,招收三年制高中8个班306人,后合并为5个班;招收二年制高中2个班,其中文班48人,理班50人,没招初中生。初中四级毕业287人,其中升入高中、师范134人。

大战“三秋” 秋,师生奔赴黄寺公社西北大洼,大战“三秋”,历时一月多。住在秦庄,吃在田间地头,一天四晌,深翻深刨,拉犁子拉耙,生活十分艰苦,但师生情绪高昂,诗兴颇高。第一代校刊《战地》应运而生,主要刊登师生创作的诗歌,表达跃进心声,抒发战斗豪情,似号角战鼓,发挥了激励鼓舞作用。

大炼钢铁 10月,在“超英赶美”和“一天等二十年”的口号影响下,高中部师生参加了劳民伤财的全县大炼钢铁运动。县里在一中附近修建了152座土高炉,用群众正在使用的铁锅、铁锨、门鼻等铁制品作原料,梁檩等木料为燃料,手拉风箱助燃炼钢。为了赶进度,县里又配备了一座拖拉机头带动大鼓风机的土炉子。大干20天,炼出废铁350吨、废钢970吨。

任命干部 是年,任命李声一为副校长,任命张中为教导处主任。

人员变更 是年,朱华山任工会主席。秦令钧、杨子平、张盛居、陈冠三、王芾村、朱乐安、孙竹安、干国昌等调任学校教师。

进行“反右派”斗争 是年,学校由鸣放转入“反右派”斗争,后进行“整风补课”,全校有7名教师被打成右派,受到批判,其中一名教师被劳动改造,一名教师在劳动改造中因患精神病被遣送回浙江省老家。一名职工因个人私事提出过高要求被学校拒绝后,说些过激的牢骚话被开除。

帮助扫盲 是年,组织高中二级部分学生每天晚上去宋庄村教夜校,帮助开展扫盲活动。

搞“拔白旗”活动 是年,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在学生中开展“拔白旗”活动。把学生名单列于教室山墙上,在某项活动中没有达标的学生,就在其名字上插白旗,以示警告。这种做法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影响了同学间的团结。

实行“劳卫制”情况 是年,许多学生“劳卫制”达标,获得了证书和证章。

学生入党 是年,高中一级一班学生李富龙、杨守朴被吸收为中共党员。


1959年


李声一任县政协副主席 1月,李声一任单县政协第二届常委会副主席(兼职)。

贯彻“教学为主”指示 3月,按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日制中小学校劳动和生活安排的通知》精神,学校针对学生参加社会活动过多影响学习的情况,把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进行适当调整,把教学摆到为主的地位。为了加强教学管理,上级还从单县师范将唐香亭调来主持一段时间的教务工作。

坚持“三同”渡难关 3月,进入“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师生吃粮定量,主食不足瓜菜代。学校及时加强形势教育,领导干部、中青年教师与学生“三同”,即同吃、同劳动、同甘苦,共同渡过难关。

学习向秀丽 3月,开展向舍身护厂的广东女职工向秀丽学习的活动。

学生献血救老师 春,董学田老师患胃病住院手术,学生争相献血救治老师。

开展“大辩论” 春,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学生以班为单位开展“大辩论”,借以统一学生对“三面红旗”的认识。

招生情况 7月,招收高中4个班180人,初中4个班200人。

学生入党 秋,学生尘启良、时念顺、郭桂英三人被吸收为中共党员。

首次高考情况 8月,首届高中毕业生88人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有81人考取高等院校,其中黄中祥考取清华大学,杨守朴考取中国科技大学。

再办校报 12月,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的“身体好、工作好、学习好”的“三好”指示,学校团委创办了《三丰收》报,由高中四级三班学生、校团委宣教委员刘有礼和高中二级二班班主席吕克两人主编。校报以诗歌、散文等形式宣传、歌颂学校的新人新事,引导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走又红又专的道路。有力地配合了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人员调整 是年,韩启湘被任命为副校长,王运侠调任单县十二中校长,杨龙汉任总务主任。黄永奎、赵忠忱等调单县一中任教。

实行军事编制 是年,班级实行连、排军事编制,大搞民兵训练。


1960年


韩启湘出席全县群英会 3月27日,副校长韩启湘参加全县宣传、文教等系统群英大会,其先进事迹在会上被印发宣传。

督导高三学科教师 3月,加强对高三学科教师的督促指导,要求各科精讲、多练、勤辅导,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质量赶超先进 6月,学校为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提出跃进口号:“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群策群力,多谋善断,跨梁山(梁山一中),超福建,誓与福州一中夺状元”。专门召开了誓师大会。会上,教导主任张中代表学校重点讲了赶超的意义和措施;党支部委员秦令钧代表学校党支部讲话表示支持,并向师生提出了明确要求。

年度招生及升学情况 7月,招收高中4个班184人,其中,2个二年制理工班,后改为三年制;初中三年制2个班,五年一贯制2个班,使用五年制统编教材,两年后改为普通班。初中六级因生活困难,学生流失较多,毕业165人,其中升学86人。

新增教职员 7月,李瑞芝、周持家、陈广铭等调单县一中工作。学校高中毕业学生孟宪华、刘庆武、付春江(原名付家胥)留校工作。

帮助“三秋” 8月,师生徒步到张集公社参加秋收秋种,吃住在邢楼、三官庙、徐路口、董寺、谢张庄、夏庄等村,主要参与秋收和深翻土地、拉犁子拉耙。大干两个月,完成了任务。学校留守的部分师生还在学校附近建了一座铁匠炉,专为“三秋”修理、打制农具。

一学生因暴食致死 9月,因平时缺粮饥饿,初中部一名学生星期日回家吃得过多,胃被撑坏,经抢救无效死亡。

研制辅食弥补口粮不足 是年,根据山东省委《关于进一步压缩整顿非农业人口口粮定量和多项事业用粮的指示》,教师每月供应粮由31斤压缩为28斤,学生由36斤压缩到32斤。11月10日,供应粮标准继续降低,教师降到每月27斤,学生降到每月29斤。为弥补口粮不足,学校研制人造肉精、小球藻等,想方设法解决粮食短缺、营养不良的问题。

 

1961年


积极预防水肿病 3月,经济困难时期吃粮不足,不少师生得了水肿病。为防止师生伤亡,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凡水肿病情为“++”的,教师吃小灶,学生定期发康复饼,以增加营养。平时,学校注意学生的劳逸结合,适当减少学生参加劳动的时间和劳动强度,减少课外活动量,增加休息时间。

种好蔬菜度粮荒 3月,为弥补口粮不足,学校想方设法。在职工孙仲岭的带领下,加强对学校四十多亩菜地的种植与管理,使蔬菜丰产丰收,学生吃菜问题基本上达到自给自足。

年度招生情况 8月,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学校压缩招生人数。招收4个高中班168人;2个五年一贯制班108人,后又改为三年制初中班。

新调入教师 8月,单衍德、李云侠、田玉生等调入单县一中工作。

贯彻《中学教育50条》 9月,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中学教育50条”),恢复以教学为主的学校秩序,师生有六分之五的时间用于教学和学习,不再过多地参加与教学无关的活动。

为农民献血 秋,张中、单衍德为一位因砖瓦窑坍塌被砸成重伤的农民献血。

师生入党 12月,教师张盛居、学生刘有礼加入中国共产党。

评选模范 12月,高中四级二班、初中七级四班被评为校模范班;两班班主任秦令钧、王丕勋被评为模范班主任。

组织任命 是年,任命张诚忠为教导处副主任。

 

您感兴趣的文章
上一条:1961—1971单县一中建校年度记事
下一条:单县一中校史概述

返回列表